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因为一次跳伞事故,白人富翁菲利普瘫痪在床,欲招聘一名全职陪护。由于薪酬高,应聘者云集,个个舌灿莲花,却无法打动他的心。直到黑人的出现才让他作出决定。德希斯刚从监狱出来,背负家庭重担,一心只想寻张辞退信以申领救济金,而且他明显对女助理的兴趣要远大于这份工作。但是,他就像一股小旋风一样,搅动了面试沉闷的气氛,他的大胆、幽默给菲利普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像这样一个小混混活生生把那些知识分子给比下去了,什么才是职场必杀技,小德的大胆、真实、干脆、自信、乐天的性格。幽默的说话方式以及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就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这些品质来自于生活对他的千锤百炼,菲利普还是一眼相中了这个小伙子。于是,德希斯开始了一个月的试用期。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小德常常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帮菲利普洗澡的时候,误将脚霜用成洗发水,扶菲利普上轮椅的时候,因没系安全带而让菲利普险些摔倒,因为惊讶于菲利普全身没有知觉的事情而将滚烫的热水倒在菲利普身上。顾着去看身材姣好的女助理而把食物戳在菲利普脸上。以及前一秒坚决拒绝后一秒又乖乖去做的一系列“真香警告”。
当菲利普的朋友劝告他不要雇佣小德作护工,并说“贫民窟里出来的人没有同情心”时,菲利普缺回答说:“我要的就是这一点,没有同情心”,这让我们反思对于残疾人,怜悯只能让他们强化与人不同的意识,加重挫败感和依赖感,如果想让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当正常人对待,就像小德有意无意忽视菲利普残疾的事实。不给他手机。戏弄他。这些言行绝非绅士。但是却使飞利浦直面自己的状况,神奇的是,这样一个毫无专业能力可言的护工,却深得菲利普的心。因为德瑞斯不仅能让久久紧闭心灵的菲利普彻底放松,还能让菲利普露出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德瑞斯常常对菲利普开黄腔,菲利普虽然一脸拒绝却也乐在其中;在高级音乐会上德瑞斯因演唱者的滑稽装扮而大声笑出来,菲利普虽一脸嫌弃却也忍不住偷偷笑了;德瑞斯因嫌轮椅的速度不够快而絮絮叨叨地抱怨,菲利普虽然一开始表示这就是最快速度了,但后来还是因为德瑞斯的绝妙改装而在飞驰的轮椅上享受速度带来的愉快,德瑞斯去菲利普家面试时偷了 壁台上漂亮的彩蛋, 想送给婶婶。 但是当他得知彩蛋是菲利普纪念前妻的信物时, 他托妹妹找回彩蛋; 德瑞斯带菲利普去兜风时, 认为不能把菲利普像马一样放在后车厢; 德瑞斯教训把车停在别人门道的邻居; 德瑞斯要求菲利普管教傲慢无礼的女儿等等这种种细节都体现了 德瑞斯的人品: 孝顺、 自重、 厚道、 富有同情心、 正义感和责任感, 这些都是我们本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但是试问当今有多少人遗失了 这些品质。影片中两位主人公截然不同, 却相得益彰,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先说下德瑞斯, 他自小被叔婶领养, 弟妹成群, 家庭贫苦, 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但是本性善良, 性格既活泼开朗,亦成熟冷静。 在抚养他成人的婶婶面前规矩自敛, 听到婶婶回来赶紧把烟掐掉; 看到弟弟行为叛逆、 结交损友, 心里充满担忧。 这些细节都流露出他浓浓的亲情。 当菲利普出现药物反应, 呼吸急促时, 平时看起来玩世不恭的德瑞斯表现出惊人的沉着镇定: 先是轻声安抚、 悉心陪伴, 之后是推菲利普出去户外透透气, 两人由此享受到了 巴黎午夜四点的静谧祥和, 心灵之窗也慢慢打开。 对待朋友真诚贴心: 当菲利普为自己的半身不遂深感自 卑, 不敢面对爱情的时候, 德瑞斯帮他拨通对方电话并“绑架” 他约会女友, 让他直面自己的情感, 追求自己的幸福; 当其他人例行公事似的给菲利普办生日派对, 德瑞斯以他独特的见解调侃经典名曲, 以他动感热辣的街舞打破传统音乐的沉稳肃穆, 使菲利普真正感受到生日的快乐; 当德瑞斯辞职离开菲利普家时, 看见有人停车挡道, 他依然走上前去提醒对方, 并告诉弟弟这并非多管闲事, 而是,毫无疑问, 德瑞斯是个自信、富有感染力的男人, 虽然他的出身 、 教育和不大光彩的过去都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体面崇高的正面人物, 我们还是被他的朴实善良、 乐天开朗的品质征服了 。 再说说菲利普, 他出生贵族, 拥有令人羡慕的家产, 体面的社会地位, 良好的家庭教育, 成群的仆人和美女秘书,唯独没有常人直立行走的快乐。 假如说他拥有一切, 不如说他一无所有。 但是面对生活的残酷, 他还是乐观坚强的, 至少他没有萎靡不振, 自暴自弃。 见多识广而不轻狂张扬, 身份显赫而开朗随和, 这些品质使他和来自不同“世界” 的德瑞斯成为莫逆。 面对爱情, 他止步不前, 只因自己半身不遂, 这体现他的自卑和顾虑, 也是一种自 量自重; 行动不便, 却依然喜欢体验高危的跳伞运动, 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 我的挑战令人震撼; 忍痛让德瑞斯离开, 从事更有发展的事业同时兼顾家里, 为朋友设身处地的考虑令人动容。影片中两位主人公有血有肉, 仿佛生活在我们身边, 无需有美国式的一人拯救地球的英雄主义, 毫无私欲的神话人物, 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残缺而唯美, 只因为他们有世界上最古朴的品质: 真实和关怀,爱是没有条件的, 友谊也是如此。 影片之所以那么唯美, 正是因为它诠释了 最纯粹的友谊, 不论肤色, 不分国界, 不比贫富, 只在乎心与心的契合, 并沉醉于彼此的陪伴。 友情不需要客套话, 也不需要害怕说错话, 只需要真心; 不需要朝朝暮暮, 只需要心领神会、 惺惺相惜。 这种感情, 在道德水准滑坡、 信任危机四伏、 人人明哲保身的现代社会, 更显得可遇不可求, 这就是影片取名触不可及的原因吧。喜欢法国电影这种娓娓叙述的风格, 从不急功近利, 却在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优雅和风趣, 在不经意间流露法国文化特有的情致。 这种文而不作、 含蓄内敛的范儿, 与美国的山姆大叔式的豪放、 中国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晦相比, 更显出一种别样的格调。 更重要的是,它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部位――在大千世界中渴求友谊和关爱, 在挫折失意中依然享受和向往生活的美好。生活太孤独, 人生很寂寞。 在我们每天彬彬有礼地跟人点头致意, 八面玲珑地应对复杂人事的时候, 有谁知道我们心中最深处的痛苦和无助; 在我们网络账号上长长的好友名单中,是否有一个是可以倾诉衷肠的; 在我们向别人展示自己社交广泛、 左右逢源的时候, 只有我们自己才清楚我们的灵魂是否有伴侣,我是,我们下期再见。